入窑一色出窑万彩:宋代五大名窑之钧窑



       钧窑,是中国宋元时期的北方瓷窑。因在钧州境内(今河南禹州)故名,亦称“均窑”、“钧州窑”。钧窑始于唐而盛于宋,在民间素有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、“钧窑无双、窑变无对”、“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”等美誉,后世历代均有仿造。


       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

       钧窑独特魅力莫过于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窑变的不可预测性,以及“钧窑无双、窑变无对”成品的惟一性,衍生出如梦如幻的色彩意境让人痴迷。

  钧瓷属于窑变系的瓷器,理论上讲,它的呈色在入窑之前不能控制。烧制中窑变自然形成绚烂奇妙之色。所谓“窑变”,是指进了窑以后,在烧造中才产生的变化,人力不可控制。


       近地取材的孔雀石,烧出别样的红

       首先,我们对陶瓷要有一个基本常识的了解: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,比如青色是用铁来呈色。

  钧窑为什么使用铜作为呈色剂呢?因为当时钧州的神(音后)镇出产孔雀石,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。所以就近取材,用铜做呈色剂,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,这说明当时已经能充分掌握铜元素的还原技术。 


       加点铜,釉色千变万化

       窑变釉是一种艺术釉,变化最多,色彩最丰富,形态也最复杂。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。而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,长期实践瓷工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铜红的成色技艺。以铜为呈色剂,在高温下烧成玫瑰紫、海棠红等紫红色釉,美如晚霞。

  可以说这是钧窑对中国陶瓷史巨大的贡献,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。


       制作过程

       瓷坯先经素烧稍冷后上釉正烧,釉层较厚;

  由于各种元素重量不等,釉面沸腾时,重量较轻的向上翻滚,比重大的元素如铜、铁则向下流淌,在釉层里形成深色的沟槽;

  窑变慢慢熄灭,釉面逐渐停止沸腾,高低补齐之后,釉层里往往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线条,屈曲蟠蜒,如“蚯蚓走泥”。这个特点在那个时代为钧窑独有;

  器物底足施满釉后又抹掉,烧成后成为棕黄色。由于钧瓷釉质肥厚失透,刻、划、印花不宜显露,所以钧瓷以釉色取胜。


       “蚯蚓走泥纹”不是钧瓷的绝对怒鉴定特征

       民国以前,宋钧鉴定有绝对特征“蚯蚓走泥纹”。

  蚯蚓走泥纹的形成,是因为钧瓷的釉非常厚,能够厚达七八毫米。釉不仅厚,还黏稠,所以在冷却的时候,有些介乎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那种被釉填平的地方,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,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,被文人形象地比喻为“蚯蚓走泥纹”。

  这个特征在民国以前无法仿出来。最近这些年,河南神镇的窑厂不停攻关,已经能把过去的特征准确地仿出来。所以蚯蚓走泥纹在今天已经不是鉴定的绝对特征了。


       器型碗盘居多,但以花盆最为出色

       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所产器型以碗盘为多,但以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最为出色:


文章来源网络

贵宾专线

400-926-2200

微信关注 大圆普洱